2019年1月,国内顶级心脏外科专家、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万峰教授辞别北京,加盟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担任心外科主任。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创始人和荣誉会长、中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心衰委员会主任委员、法国外籍院士,也是国内多项心脏外科手术的开创者,万峰是中国心脏外科领域绝对的大牛;作为中国医生集团公司模式早期的探索者和中国第一家医生创办的心脏专科医院的创立者,万峰身上又有很多创业者的传奇色彩。
如今,可谓“名利双收”的万峰为何从北京转战上海?为何毅然辞去公职、全职加盟东方医院?他又是如何看待蓬勃发展的医生集团的?近日,《看医界》专访万峰教授,为您一一揭晓。
“我是来帮忙的,不是来抢饭碗的”
曾从凤凰医疗回归北医三院的公立体制时,万峰曾向医院提出了一个要求——“自由”。如今来到东方医院,万峰却没有再争取“自由”。他说,他最希望的是获得医院的支持,获得发展空间,“自由是自己做出来的,不是事先要来的,要自由首先要懂得自律”。
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这或许能够解释万峰团队加盟东方医院的“突然”。“从决定加盟到举家上海才几天时间,但是我和东方医院的合作已经很多年了。”万峰说,过去几年,他每年都会在东方医院开展一些特殊和复杂的手术合作。
加盟的起点最早则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东方心脏大会,当时,同为心脏外科专家的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向他发起了邀请。万峰曾经设想联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心脏外科队伍在东方医院共同建立一个中外合资的国际心脏中心,但是由于团队配置、医院硬件条件和美国方面的多种原因,项目并没有落地。不过,万峰也向刘中民院长承诺,如果东方医院位于上海陆家嘴的新院落成,建立起中国领先的杂交手术室,他一定会来。
外科医生挑战技术的渴望是无止境的。2018年11月,东方医院新大楼已经开始运营,万峰再次造访东方医院,也参观了崭新的杂交手术室。“我觉得非常震撼,在这样杂交手术室,我可以完成任何想做的手术,对外科医生来说就像指挥一个大型的交响音乐会一样。”而这恰恰是过去的平台不能给予他的。
据万峰介绍,在刘中民院长的带领下,东方医院心脏外科的学术影响力科技量值排名在上海已经位列第二,可以称得上顶级,但是临床手术的数量却与之并不相称。“我擅长临床手术,东方医院有关微创心脏技术、心衰技术和人工心脏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也和我要做的事情相吻合。”
同时,由陈义汉院士带领的东方医院心脏内科团队科研与临床实力也相当强大。内外科通力合作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和加持作用,也能形成良性的内部合作转诊机制。两周之前,东方医院开展的“一站式”微创冠状动脉杂交手术和微创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就是在心脏内外科联合团队与麻醉、影像及监护的多学科团队共同协同下完成的。这样的手术在全国范围内都称得上“前沿”和“时髦”。
“全国90%以上的三甲医院都没有杂交手术室,能够掌握杂交技术的医生也不多,心内外科的合作就更难得了,在这样的平台上我们可以完成任何想做的新技术,给病人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案。”
万峰也表示,在大多数公立医院,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开展都需要打报告、走审批,过程复杂且周期漫长,东方医院灵活的管理机制和刘中民院长的战略胸怀及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让这一切变得非常合规和顺畅。“我希望能与一个伟大的团队和好的平台合作,做一点有创新和挑战性的事情。万峰团队的加入也能分担刘院长在临床专业方面的负担和责任,东方医院一院、三址、多中心的发展和运营管理已让刘院长难以分身。”
在万峰看来,东方医院有快速发展的需求,自己团队有创新发展的愿望,需求的匹配和合作互利是其加入的重要原因。“我是来帮忙干活的,不是来抢饭碗的。”万峰笑言。
辞去编制,孑然一身闯上海滩
2018年,万峰陆续辞去了北医三院心脏外科主任和北京大学心血管外科学系系主任的行政职务,也辞去了自己在神州海德医疗集团的一系列管理职位。从北京到上海,没有了编制,万峰颇有点孑然一身的色彩,加盟东方医院也采用的是合同聘用的方式。
但万峰的“野心”却丝毫没有减少。据他介绍,和他一起来到东方医院的只有三位核心团队成员,既包括跟随他20多年的首席麻醉师,也包括一位自己的博士生和体外循环师。未来,万峰团队的市场和服务团队也会陆续加入东方医院和东方心脏团队的服务网络中来。
按照万峰的说法,他不仅要对得起刘中民院长和东方医院对他的信任,还要对得起这些和他一起举家南迁的团队成员,他给自己定下了四个目标。
首先,要在东方医院建立其一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心脏外科中心,几年内心血管外科手术总量突破1000例手术;其次,要在新技术和新项目上成为国内心脏外科的领头羊,在微创冠脉、微创瓣膜治疗、微创心衰治疗、人工心脏和转化医学的前沿应用方面打造临床和科研学术的领先平台。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的前两任会长和中国心血管外科专科医生培训标准的起草者、推动者,万峰还希望能将东方医院建成一个国家级心血管外科专科培训基地和会诊中心,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践行专科医生的培训体系。
最后,则是要打造国际合作平台,把西方先进的专家和技术引进来,再把优秀的年轻医生送出去培训。目前,东方医院开始支持“一带一路”国家医疗健康培训合作项目,并且与缅甸合作了“同济大学-曼德勒东方国际心脏中心”项目,希望通过技术服务和培训进修这样的国际合作帮助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作为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的一张新名片。
公立医院专家也可以拥抱市场
早在1998年,万峰就和原上海中山医院心脏外科医生赵强合伙组建了“万兆开心公司”,先后与全国近五十家医院签约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公司化的模式派医生到合作医疗机构从事诊疗会诊和手术服务。作为中国医生集团公司模式早期的探索者,面对如今医生集团的蓬勃发展,万峰仍然有不少担忧。
“医生集团发展最大的坎是什么?中国医生个体和团队是不具备独立收费能力的法律主体,患者和保险公司不能合法地直接给医生支付账单付费,医生个体的医疗技术服务不能直接被承认,必须依靠医疗机构。”尽管多点执业、自由执业的政策正在放开,但如果解决不了落地的问题,万峰认为大多数医生集团最终可能还会倒闭。
“很多医生集团还在走签约医院、做手术、赚劳务费或卖器材这些我们当年走过的老路,但任何一家签约医院,都存在着潜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不过,万峰仍然认为医生集团的多点、自由执业可以成为一种好的执业模式,在目前的中国,即使不会占主导地位,也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当年万兆开心公司通过公司化的手段推广了冠脉搭桥技术,推动了中国冠心病外科的发展,我们在全国签约的医院和培养的医生已经造福一大批人。”通过商业化的医生集团运作模式,万峰和他的团队推动了一项技术和一个学科的发展,真正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体系,而这样的模式依然值得探索。
即使身处公立医院,万峰依然相信市场的力量。他认为,如果能够打造一流的心脏中心,通过东方医院“心脏集团”的学术和公益平台,建立医院的品牌连锁和医联体,甚至与商业管理机构或医生集团合作,输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这些市场化的运营和管理手段不仅可以创造商业化的机会,也可以打造医院的学科品牌和医疗服务模式。而医生个人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会是水到渠成的,也是合理合法的。
过去的20多年,万峰成立过医生公司,投资过医疗企业,当过私立医院院长,也做过大学教授和科主任,但他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位好的“开心医生”。“我什么都尝试过,就算什么都不成功,我一点都不后悔,我把它当成一种经历、一种乐趣。但是,我的手术做得好、是一位好医生,我的工作能得到病人和同行的尊重,我全力以赴用心的做过了,我觉得就心安理得了。”
了解更多医药资讯,请关注诗迈医药猎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