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诗迈首页 >  新闻资讯  >医药资讯

又一赛道竞争白热化!化妆品新原料首位效应凸显

发布时间:2023-04-03       来源: 诗迈医药猎头       浏览量:197

来源 | 诗迈医药研究院(ID:Bio-Smile)

作者:周心星

编辑:腿腿

2020年,化妆品行业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出台,化妆品迈入严监管时代。同时,消费者从基础需求向高级需求跃迁,抗衰抗氧化、美白祛斑、舒缓修复等功效产品销量高居不下,预示着化妆品产品的竞争逻辑的正在发生变化。化妆品原料作为化妆品的源头,国内企业具有强进口依赖属性;在行业严监管和消费市场变动下,化妆品原料的首位竞争效应正在扩大。

01、化妆品定义及分类

化妆品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可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实行注册、备案双轨制。

1.png

化妆品原料分为新原料(指在我国境内首次使用于化妆品的天然或者人工原料)和已使用的原料。为解决原有制度下化妆品新原料审批难,技术审批尺度难以把握的问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化妆品新原料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制度,实行注册备案双轨制,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同时根据原料在化妆品的作用可分为基质、一般添加剂、活性成分。

2.png

02、从“三端”看化妆品原料竞争力

1、市场销售端:自主原料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化妆品绝大多数加工制备过程属于物理混合,少量涉及化学反应,原料作为化妆品的基础,也是化妆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源头,原料的安全与作用直接影响化妆品成品的安全、性能与产品周期。如雅诗兰黛小棕瓶精华中的核心成分“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具有抗氧化作用,而小棕瓶自1982年上市的第一代到现在的升级到第七代,已有30多年历史。欧诗漫深耕珍珠行业50多年,逐步建立起珍珠开发体系,连续九年获得化妆品报年会颁布的中国化妆品美白品类首位。

2、企业研发端:国内头部企业发力原料研发

受消费者需求变化,抗衰抗氧化、美白祛斑、舒缓修复等功效产品销量高增,国内头部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并寻求外部合作,研发投入持续上涨。全球透明质酸原料供应商华熙生物2021年研发投入为2.84亿元,同比增长101.43%;防晒剂原料供应商科思股份2021年研发费用约4500万,同比增长约16.5%。

3、政策导向端:引导特色植物资源的研发创新

从国家到地方提及我国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化妆品新原料创新研发指明了方向。《上海市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对新原料、功效原料、香精香料和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原料的攻关,将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发化妆品原料成分的注册备案申报,纳入创新指导服务项目。浙江、广东等地发布政策鼓励原料的开发,完善化妆品产业供应链。

3.png

表1:化妆品相关政策汇总表

03、把握新原料四大发展特征

■ 特征1:外资企业占据国内主市场,国内企业持续在活性成分赛道上发力。

从48个新原料备案号来看,有31个活性成分,主要聚集在保湿、美白、抗衰等活性成分原料上。从原料细分类目来看,国内企业在活性成分原料研发上表现亮眼,维琪医药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备案4个化妆品新原料备案。从原料供应市场格局来看,海外企业占领国内主要市场;国内原料供应商大多主营一种或几种原料,如华熙生物主打透明质酸,科思股份主攻防晒剂,赞宇科技聚焦表面活性剂等;而巴斯夫、亚什兰、禾大等国外供应商多为综合性原料供应商,且业务范围不局限于化妆品领域,还涉猎医药、建筑等领域。

4(.png

表:化妆品原料企业业务分布表

■ 特征2:广东、上海等化妆品强省创新产能持续释放,外企占据研发高地,民企攻占原料创新第二梯度。

从企业性质来看,48个备案号外资企业占60%,民营企业紧跟其后。从区域格局上看,以上海、广东为代表的化妆品产业强省为第一梯队,江苏、山东、浙江为第二梯队;上海多集中于外企,广东以民企居多。

4.png

图:化妆品新原料备案企业格局

5.png

图2:新原料备案企业区域分布

■ 特征3:原料以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来源为主,天然化合物原料拓展应用。

从数量上看,化学来源约占65%,但企业加强对特色植物资源研发开发应用如红藜提取物、铁皮石斛原球茎、山芙蓉根/茎提取物等。此外,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首批重点研究项目将化妆品纳入其中,建立了人参和芦荟等常用植物原料的标志性成分检测方法,以及牡丹籽油和沙棘籽油等特色原料的技术要求的制订,为我国特色植物资源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国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 特征4:原料生产技术从“动植物提取、生物发酵”主流技术向“合成生物”演变。

从新原料备案数来看,外企以化学合成为主,国内企业以生物发酵、动植物提取居多。从资本市场看,近一年时间,有10家涉足化妆品原料的合成生物公司获得融资;美妆巨头纷纷布局合成生物学技术,巨子生物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自主开发和生产稀有人参皂苷,成为全球最大的稀有人参皂苷产能的公司之一;贝泰妮、华熙生物组建了合成生物实验室,欧莱雅、资生堂行业头部企业也加大对合成生物学的投入。

6.png

04、区域发展化妆品产业的四点建议

建议一:谋划关键赛点平台。

推动高校、研究院成果转化,加大对基质、活性成分等研究平台布局。化妆品80%是化妆品原料基质,但国内企业对化妆品原料的研发聚集在活性成分上,加大对原料基质的研发,构建原料闭环供应。支持以企业或校企共建研究院为主的研发平台,积极新原料活性成分开发,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原料攻关等,推动中药企业向化妆品产业的延伸,拓宽产品矩阵,丰富产业业态;瞄准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平台布局,加强与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研究中心、本地高校如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形成技术合作或共设研究院,加速对合成生物学工具等研发,抢跑未来竞争赛道。

建议二:谋划一站式服务平台。

搭建化妆品第三方检测平台,成立政策解读专班,缩短上市周期。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繁多,政策监管性强,通过成立政策解读专班,降低企业研发、生产风险。新原料上市前需要进行注册备案检测,搭建化妆品第三方检测平台,形成产业闭环,加速企业原料上市,抢占消费者心智,树立品牌认知力。

建议三:谋划多品类格局。

推动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消费市场上看,中药、草本等产品大受欢迎,加大和本地中医药、农业大学的合作,通过共建研究院等形式对我国传统植物的功效、作用机理机制等研究,打造差异化产品,构建自身品牌差异化属性。

建议四:关注三类企业重点招商。

围绕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自身资源禀赋,重点关注三类企业进行招商。第一类是国外综合型原料供应商、特色原料供应商招引,构建化妆品原料快反应供应链;第二类是瞄准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合成生物学等布局未来竞争赛点型原料供应商;第三类是中药+化妆品、原料+化妆品等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衍生产业链企业。此外借助OEM/ODM/OBM化妆品代工厂项目落地,牵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