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诗迈首页 >  新闻资讯  >猎头园地

职场35岁,还是个坎儿吗?

发布时间:2022-09-30       来源: 网络       浏览量:343

1995年,40岁的乔布斯接受了《书呆子的胜利》节目采访,当时他正在经营自己创办的NeXT公司。 

18个月后苹果收购了NeXT,又过了半年乔布斯重新掌管苹果。 

节目最后播出时,只节选了其中的一小段,采访母带后来在从伦敦运送到美国的途中遗失了。 

多年来大家都认为再也看不到完整采访了,直到乔布斯逝世后,当时节目的导演Paul Sen在车库里发现了一份拷贝。 

在这场时长72分钟的访谈中,乔布斯着重笔墨和篇幅谈到了一个词。 

A类人才”。

我的成功得益于发现了许多才华横溢、不甘平庸的人才。他们不是B类、C类人才,而是真正的A类人才。 

只要召集到5个这样的人,他们就会喜欢上彼此合作的感觉、前所未有的感觉。会不愿再与平庸者合作,只招聘一样优秀的人。

所以你只要找到几个精英,他们就会自己扩大团队。Mac 团队就是这样,大家才华横溢,都很优秀。 

A类人才,就像一个标准答案,解答了各个年龄段的职场人、管理者的困惑。

对于30-39岁的企业中层来说,他们纠结于如何获得一个好的职业转型。 

对于00后初入职场的同学们来说,我的工作未来前景如何,我想要升职,未来需要怎么做? 

对于企业家来说,想要求之不得的贤才,从哪里找?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我们都希望成为才华横溢、不甘平庸的人,如何做到?

A类人才,或许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思路。 

前些日子,刘润直播间“进化的故事”栏目邀请到了《A类人才:从组织社会到网络社会的人才法则》联合作者,湖畔创研中心 321 lab 的研究员和合伙人,秦弋老师做客。 

秦弋老师结合他的调研经历,为我们拆解了A类人才的育成土壤与雨露。

(本来自进化岛社群嘉宾分享)






 1 
每个人都是跌落凡间的“大神”。

A类人才,到底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在不同时代,对于人才描绘的词汇沿革。

原来,我们常说:这个人是专家。

专家,当初看起来是一个挺厉害的称呼。

但是现在大家都觉得像一句骂人的话,或多或少透露出一种刻板、古板、高高在上的印象。

后来到网络时代,出现了大咖。

比如,微博时代的很多大咖、意见领袖。这个词到现在,同样有些变味。难免有一种被网红吹捧起来的既视感。

再到后面我们说有很多牛人,相比来说牛还是一种离地面比较近的动物,出身草根,多少带点励志感。

而现在,在90后中,大家经常用的一个词是,大神。

比如,很多90后不愿意被老板管,但愿意被大神虐。在职场中,呼唤一个真正让他心服口服的大神。

所以,人才的代名词就演变为了,大神。

其实,人才是一个企业管理视角的词汇,但是在日常的沟通中,对于人才概念的演变,也可以反映出我们个体的对于个人能力发展的主观意志。

同时,这些词,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对于A类人才的理解。

这个词,最早是乔布斯洞察出来的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比普通人厉害。

当然,厉害不是绝对的,比如,你在表达能力方面比别人要厉害,但可能在思辨力上,不如人。

每个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A类人才更像是每个人心里的理想人画像。

在心理学中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有限理性”假设,发现了人的局限性。

仔细去看那些大神的经历,你会发现他们也有上限,也有自己的不完美。

比如乔布斯,不可一世过,也坠入深渊过,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职业迷茫,困惑,郁郁寡欢而不得志,找不到工作的意义。

然而,大神之所以能称之为大神,是因为在低谷中,他依然能不断打破自己的职业上限,做出超越自己的事情。

我们平时看到的大神,是平面的,是结果导向的,觉得他们离我们很远,可望而不可即。

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跌落凡间的“大神”。

只要你拉近距离,甚至是拿起放大镜贴上去仔细看,或许就能看到一些清晰的路径。

要看到他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成为大神,成为A类人才的

谁都不是天生的大神,同理谁也不是永恒的大神。

此时此刻,你在做一件自己非常擅长的事情,那你就是大神。

但这不是永恒的,到下一阶段,你可能就不再被需要了。

必须得不断地革新,不断产出成果,证明自己。

这也是A类人才的意义所在。





 2 

从糊口到专业,再到创意工作

很多同学在工作中都会有这样一个状态,觉得这份工作可以一眼望到头了,没有挑战,重复性很高,成长很缓慢。

上升空间,在缩小。收入,逐渐停滞。

觉得生活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进入这样的平台期后,大家开始思考:要不要换份工作,要不要转行?

可是,越想越不甘心。

初入社会的时候,踌躇满志,期望着去挥斥方遒,但是随之而来的毒打,磨平了锐气。

这么多年来,一直随波逐流,失去了最初坚定的人生目标。

与此同时,你自己的肩上又多了很多负担,来自家庭的、社会的,有很多要考量的因素。

你发现转行的路,似乎没那么好走。

怎么办?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人职业生涯会经历的两次转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作。

第一次,是从一个简单的糊口的工作,转到一份专业的工作。

糊口的工作以重复性工作为主,出卖自己的体力、精力,挣得一份薪水。

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日复一日的练习,拧钉子,而它的终点,就是做一个熟手。

一旦熟了,就说明到顶了。

起点不高,上限也不高。

而专业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医生、教师、程序员这类,属于某一专业领域,有清晰的界定,有一定的门槛,可发展的空间也更高。

比如,你要成为医生。

首先,5-6年的大学本科,3-4年的硕博研究生,再加上2-3年的各科室轮岗,才能摸到医生的准入证。

接下来,确定一个科室,从住院医生开始,到主治、再到副主任,最后达到主任医师。

又是10多年的历程。

一路积累经验,升级打怪。

路径非常的清晰,终点也很明确,要成为一个业界的专家。

但是,但是,当专业工作遇到瓶颈,比如做到主任医师、做到架构师了,达到了所谓的顶点后,接下来呢?


你或许需要,经历第二次转型,从专业工作,转到创意工作。

创意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明确的范围。

比如,乔布斯和他的iPhone;比如,埃隆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X space;比如,皮克斯电影,稳定产出好看的电影。

它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职业上限,也没有专业区分,更没有工作内容上的条条框框。

所以,对于从业者的要求,自然也是灵活的。

跳出框架思维,主动去尝试全新的解决方法。

见招拆招,未必不可取。

对于专业工作从业者来说,这是个必须跨越的巨大鸿沟。

不论是从意识上、还是从经验上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过往的经验,会失效。单一的学科,会有局限。

那么,这个鸿沟是不是真的不可跨越?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创意工作的场景。

比如,要开设一个全新的科普播客栏目。

怎么邀请嘉宾?

怎么设计风格?

都有很多创意发挥的空间。

解法因人而异,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组合创新来实现,本质上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跨学科难题。

在未来,或许重复性的机械工作,会被算法逐步替代,而会有更多劳动力,投入到创意工作中去。





 3 

创意工作的挑战,勇闯无人区。

那么,我现在在做一份专业工作,该如何向创意工作转型呢?如何跳出条条框框呢?

专业工作,只要肯学,肯付出,你就能获得经验,技能。

付出就有回报,是这类工作的至理名言。

但是创意工作是无人区, 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

付出,不一定换来回报。花时间进去,不一定会得到同等的成果。

去问你的领导,他只会给你一个大方向,大目标。

怎么落地呢?怎么实现呢?

他想了想告诉你:

你要自己去思考,这件事情交给你了。

或许,从小朋友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点创意的痕迹。

这两年,我有机会带中学生,一起完成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项目。

他们既有很强的信息检索能力,还保留了一定的想象力潜力,即使想法天马行空,但也可能看出清晰的锐气。

但是很不幸,很多人在进入职场之后,在过度从事糊口或者专业工作的过程中,创意的思维被磨掉了。

最后,都习惯了在框架下行事。





 4 

自下而上的创新,实现了“大繁荣”。

然而,创新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菲利普斯写过一本书叫做《大繁荣》,对应到我国的话语体系中,或许可以称为大众创业、大众创新。

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国家层面的繁荣源自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

涉及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构思、开发与普及,是深入草根阶层的自主创新。

我们的社会中,有大量的创意岗位。

而这些创意工作,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技术改良的出现,市场出现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家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工作,而经济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平权运动的推动。

社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这些自下而上的创新,带动了社会的活力,也进一步激发了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这就是一种现代精神的体现。

你会发现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东西,比如一个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个特别细小的改良,都有可能孵化出一家伟大的企业。

所谓蚂蚁雄兵,所谓隐性冠军。





 5 

从用户中来,走到他们前头。

刚刚讲到了,创意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突破无人区。

勇闯无人区的方法之一,也正是A类人才的工作方法。

回看当年乔布斯面临的问题,新一代iphone应该用什么材料。

当时市面主流的是塑料的触屏。

但是,如果手机放在口袋里,而口袋刚好有钥匙等硬物时,屏幕就会被划伤。

非常不美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想到了硬质的玻璃。

可是,当时全美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硬质玻璃生产厂商,只有一家康宁。专门做汽车用材料的。非常贵。

即便如此,在对用户体验不可姑息的坚持下,最后硬生生的,苹果买下了康宁的专利,建了专门生产iphone屏幕的生产线。

你可以说,这是乔布斯的固执。

而,这就是A类人才的基本工作方式。

保持一种执念:以用户为中心。

但是,有时候用户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你的任务是,洞察用户的底层需求,然后牵着他们往前走。

遍历各样的创新素材,去组合,以一种让对方拍手称快、恍然大悟的方式,解决他们的问题。

听起来很玄幻,但是具体怎么做呢?

哈佛商学院克里斯坦森提出过,用户目标理论。

他用了20年研究我们应该怎样洞察用户,在他的书《创新者的任务》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如果你是一家快餐店的老板,提高奶昔的销量是当务之急的任务。

请问你会怎么做?

常规的做法可能是,多出几种系列产品,比如芒果、草莓、双拼口味等等。

或者是,搞一些促销活动,买一送一、第二份半价、积分兑换等等。

更有甚者,重新装修一下店面。

可是,有没有可能你做了上述所有的办法后,奶昔销量依旧没有提高呢?

为什么?

克里斯坦森把目光聚焦到了,奶昔店的常客身上。

这些来买奶昔的人,都是谁?

他们为什么来买奶昔?

做了一番调研后,他发现,大多是单身,开车的,上班族。

因为开车无聊,所以会沿途买杯奶昔,打发时间。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用奶昔呢?

香蕉不行吗?甜甜圈不行吗?冰淇淋不行吗?

有顾客说,香蕉,吃起来太快了;甜甜圈容易弄脏手;冰淇淋也是一样的道理,相比之下,奶昔最方便。

一来,量正好,稍有饱腹感,正好可以当做早饭。

二来,有吸管,喝起来方便。

三来,喝完一杯奶昔,需要20分钟左右,正好是车程的时间。

总结来看,购买奶昔解决的就是,打发百无聊赖的开车时间,并且可以解决充饥的问题。

那么,要提高销量,就要想办法帮助用户,更好的解决他们的这一问题。

他们看似是选择了一款产品,实则是在雇用这款产品,帮助自己完成一项任务,解决一个问题。

奶昔,就是如此。

如果产品可以胜任,那么,大家就会欣然接受。

如果完成的很糟糕,那么,就会另选他人。

所以,从用户中来,再走到他们前头,首先要洞察他们的任务,并参与他们的任务,另辟蹊径,解决任务。





 6 

谁都不是生来富于创新精神。



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Adam Grant有一本书,《离经叛道》。

创新者大都有离经叛道的特质,不按常理出牌,独树一帜。

然而他们并非生来如此,更多的是一种后天意识,就像思想家杜波依斯说的:

“林肯,他也是你们中的一员,只不过他成为了林肯。” 

可是,离经叛道,不意味着一意孤行,破釜沉舟,埋头苦干。

出色的创新者是矛盾的,既想要冒险,又怕死,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严峻的考验下,生存下来。

破釜沉舟,是把自己逼进一条死胡同,想要激发自己的爆发力潜能。

但是,风险太高,而且,也并非第一时间做出的创新越有效。创新也并非是灵光乍现式的。

这可能只属于某些少数的天才。

相反,慢性子,拖延,可能更有利于创新。

当你拖延时,你就有了更多时间进行发散性思考,而不是拘泥于一种特定的想法。

这样一来,你可以考虑的创新概念就愈加广泛,因为可以最终选择一个比较新颖的方式。

不必妄自菲薄,只要持续思考,时间就可以带来更好的创意。





 7 

“被毕业”的焦虑,和来去的自由。



在我们很多人的认知中,这个社会是由大公司主导的社会。

比如,在寒暄时,如果你来自某家大厂,做到了一个比较高的职位。

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你可能会比较自豪地说,我是某某公司的。

把公司,贴在自己身上。也是把自己,放进了组织中。

把自己的话语体系、价值观,安在了组织身份中。

以这一身份为荣。

但是,有一天这种既定的价值观,被打破了。这几年很多人从大公司“毕业”。

失去了习以为常的身份之后,很多人还有些手足无措,觉得在这个偌大的社会中,找不到立足点,仿佛在裸奔。

而实际上,组织不一定是可靠的,自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流动的。

组织是流动的,组织里的人,也是流动的。

有的公司特别在乎流程,标准化程度非常高。

还有的公司比起既定的流程,更在乎人。有创意的人。

典型的如奈飞。

借助大家的创造力,用人才对抗变化的复杂性。




最后的话


最近很流行一种说法,叫做“45°人生”,卡在了半当中,想卷卷不动,想躺躺不平。

就像组织和人都是流动的一样,我们其实无法真正躺平

今天你看起来之所以能够躺平,在于别人做了创新的事情,而你得以搭个便车。

仅此而已。

而所谓的卷,不应该是一种无意义竞争的状态,因为财富并不是一个零和博弈,其本质上是有价值的创造。

你赚了一个亿,你有了一个突破,不代表就抢了别人的功劳,不代表别人就要少赚一个亿。

不断地创造增量,才是卷的最终解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