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将结束,目前很多求职者仍然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为什么现在工作越来越难找了呢?其实并不是工作越来越难找,而是很多求职者认为自己找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
就今年而言,世界各国的通货膨胀率都很高,物价持续飙升,的负担增加了很多。然后,各行各业经济不景气,企业连年亏损,店铺一家接一家倒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通过裁员来削减成本。所以工作相对较少。
但是,找不到工作只是很小的一点。最重要的原因是行业的升级转型跟不上当代人对生活物质的追求!比如今天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对自己的薪水和工作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期望,就一定能找到工作,毫无疑问是百分之百的。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了,能力一点没提高,甚至退步了。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虽然差距大,但并不意味着与岗位能力不匹配的人,尤其是学习能力退化的人会被录用。一方面,他们自身的价值会因为自身能力无法提升而被标注到位,另一方面,他们的期望薪资会被层层加码。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现在的人太清高或者太挑剔,但是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些增长较低的工作,比如进工厂和一些服务性的工作。这也是现在一些老人很难引起年轻人共鸣的关键点。
那怎么办?
那么,我们就不去找工作了吗?
很多很多年前,两个南京大学的学生来看我。一个数学系大三、一个法语系大三。我分享了一些观点给他们。
今天也同样分享给你。
1.第一份工作
找工作越来越难。
那么,第一份工作需要找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曾经的微软、四大、联合利华)这样的公司吗?
对一个优秀的人来说,不见得。
这不是因为我曾经已经在这样的公司,所以这么说。
我们暂且把这类公司叫做“巨头公司”。
让我来分析一下一毕业就进入这样公司的优缺点。
优点:
巨头公司通常都有这样的共性:
a) 待遇好;
b) 制度严谨、规范;
c)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d)工作环境优越;
e)同事们都很优秀。
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进入一家巨头公司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很好的选择。
在这里工作两年,你可以很快学会一些大公司的思维方式(专业、敬业、规范、合作、激情)。
你的待遇也会很快给你舒适的生活,给你相对于其他同龄人的优越感。
你的经验值会不断提升,会逐渐明白一家巨头公司的运作方式、规则、限制、盈利模式、成长历程、发展方向、优秀人才标准等等一些对你个人成熟非常有用的东西。
你会从别的优秀的人身上学会很多东西、并且因为别人的优秀,而不断鞭策自己,往更高的目标奋进。
缺点:
巨头公司的优点正好也是它的缺点。
这里的待遇好,会让你渐渐地觉得,我就应该值这个价钱。
可是作为一个螺丝钉的你一旦不幸离开了这家公司,你会发现,以你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找到同样薪水的工作。
你会越来越错误地高估自己。
这里由于是一家已经成功的公司,你会认为业务就应该是这样运转的,严谨规范的商务运作、繁复积极的部门合作。
你会认为一些小公司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的社会道德感不够。
无比复杂、险恶的商业社会于是会在你眼里变得简单起来。
人际关系的简单也会使你变得越来越天真,不懂得与道德不良的人互利共存。
工作环境的优越,会使你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很难回到没有免费纯净水的办公室工作,你认为这一切的便利都理所当然。
同事们都很优秀,会让你错误地估计这个社会的执行能力,当你出去之后,你会深恶痛绝很多人不上劲、不卖力、不聪明。
当你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的时候,你会很难接受。
最终,你会越来越懒,越来越胆小,再也不能走出去,优秀的人也只能在公司内部寻求职位上的纵向发展。
你会一辈子待在这家巨头公司吗?
如果会的话,一毕业就进入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也要这家公司愿意你一辈子待在这里。
如果你认为你不能一辈子待在这里,那当你离开的时候,后果是可怕的。
所以,不要太在乎你第一份工作的环境、薪水等等条件。
关注一下发挥的空间,关注一下具体做的事情是不是能更好地锻炼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甚至主动去挑选一家不成熟的公司。
那么,你在这样的一家公司锻炼两年所能学到的东西,将会让你受益终生。
你会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商业社会是怎样的复杂、真实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勾心斗角、真实的业务目标是怎样的残酷无情。
然后如果这个时候你有机会进入“巨头公司”,你会比很多人有资历、竞争力,进去之后,你也会比很多人走得更远。
当有一天你必须离开的时候,你学到的是你以前失败的补充,你会更有信心寻求新的机会。
2.谁给你实践机会
当来拜访我的这两位大学生谈到实习经历时,我很同情他们。
他们说,他们把大公司的电话一个一个打过去,问有没有假期实习的机会,结果都是冷冰冰的回答:没有。
不等说完就挂了电话。几乎每个都是如此。
谁在给你实践机会?
有一个大公司的实习背景固然好,如果没有怎么办?
自己给自己创造实践机会。
这位师弟想进一家四大(咨询公司)。不知道怎样能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
我给了如下建议。
找一个现在热门的话题,比如,特朗普要在墨西哥边境建墙。
你就去设计一套调查表,很专业的那种。题目与题目之间要互相关联、防止随意填写。
然后,招上一批同学,到大街小巷作调查,要覆盖合适人群,达到可信采样率,比如1000人。
回来之后,你就开始做一系列的分析:
比如“大学生、工人、下岗工人等不同职业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差异”;
“在校学生、工作3年之内、3-10年、10年以上的人对这问题的看法差异”;
“成年(18岁以上)男性、女性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差异”;
“发现:36-40岁人群的看法与众不同”;
“分析:为什么大学生和不是大学生的同龄人看法差异巨大”等等一系列的专题。
因为你的数据是可信的、分析是科学的,所以很多人会相信结论是可靠的。
把这篇调查发表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或者投稿给主流媒体,一定会引来关注。
这个实践,无疑会对你进四大这样的咨询公司有莫大的帮助,因为他们做的也就是基于调查数据说话。
比如我一直在说的,给民工小学讲课。
首先你要有能力找到民工小学,别人还要愿意让你去讲。
讲出效果来,这个活动变成一个学校级别的活动,你就成立一个“爱心社”,扩大做公益事业的范围。
你的能力会越来越强,社会关系也会越来越广,视野越来越开阔,想法也越来越多。
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这样的机会还很多。
关键是,跳出固定的模式,化被动为“主动”。
“主动”这是一个无比神奇的词。
你只要真正的领会了其中真谛,你会觉得机会无限!
3. 哪些行业最有“钱景”?
有同学问,那现在,哪些行业最有前景呢?
在社会高速发展时,尤其需要科技人才,而社会平稳发展时,相对会比较需要文科、艺术类人才。
长期来看,科技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底层推动力。
这个社会一定会鼓励哪些愿意去啃真正硬技术的人。
所以,往硬科技的行业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比如人工智能、医药、基因、编程等等。
所谓的热门行业可能只是暂时的,但是科技行业的趋势是长期的。
4.去北上广深,还是新一线?
还有人问,应该选择在哪些城市工作呢?
去北上广深,还是新一线,或者回老家?
选择一个城市很重要,它就如同一个容器,决定着你未来能走多远。
高考填志愿时,我们有一次选择城市的机会,毕业后,我们会有第二次选择城市的机会。
总体而言,大部分人只能降维选择,升维选择的机会很小。
比如杭州高校毕业生,回三四线老家很容易,但去上海北京相对就很难。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有事业心,毕业后尽量去超一线城市,尽量去升维选择,但至少也要保底,尽量留在自己读书的城市。
如果是追求相对的性价比,可以选择新一线城市,但在尚未考虑全面时,尽量不要一头扎进三四线城市。
每个城市都具有网络效应,大城市经济发展吸引人才,人才带动配套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又会吸引人才,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小城市相对闭塞,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较少,周围缺少优秀的同龄人、聚会、论坛等等,慢慢地会让一个人进入到慵懒甚至颓废的通道
最后的话
每年都在说“世上最难就业季”,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并不是工作难找了,而是以为自己能找到好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但是我们必须面对。
但是,不管在多少年前、不管在多少年后,中国的前1000名(打个比方,当然不是指成绩)永远都会有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