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小白猎头在后台问诗迈,总觉得自己跟难集中思绪,思考能力更不上!怎么解决!
今天诗迈就给大家带来提高深度思考能力的4个办法!收藏起来!
一、先归纳
如果你稍微留心下周围的人,你会发现说话滔滔不绝的人很多,但能一二三四讲得清晰、有条理的人却很少。
归纳是逻辑思维最核心的思考方式。如果我们能像这样,养成开口前先归纳的习惯,不知不觉思考水平就提升了。
因为,你每天讲话的次数,少则十几句,多则上千句,这个练习场景非常充分,而且唾手可得,毫无门槛。
平时用归纳来锻炼自己的思维,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对你的想法进行限制,要求自己最多只能讲三点。
因为不能讲超过三点,就会逼着你去深度思考 “哪些可归纳为一类?”
举个例子,团队会议中,领导突然叫你起来讲下最近的工作进展,你一下子想到很多:
“最近接触的候选人自身实力比较差。”
“信息不回的候选人也不少。”
“很多候选人都聊不下去。”
“都不知道候选人想要什么。”
“不过最后的成绩还不错。”
“我最近很努力地工作了,聊了很多候选人。”
如果直接把这些想法倾泻而出,估计听得是云里雾里,最后只能直接生气地叫停,请你下去好好理清思路,写份报告再上交。
但如果你限定自己只能讲三点,你就不得不对想到的内容提取共性,将它们归纳为三点:1)引流的精准度;2)需求挖掘的深度;3)促单的力度。
1)引流的精准度:最近候选人的简历与实际不太精准,而且沟通态度都比较差。
2)需求挖掘的深度:因为很多候选人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需求,抗拒深入沟通,导致我们在需求的挖掘和匹配上,存在很高的难度。
3)对接的力度:最近因为在对接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做了很多改进措施,所以最后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只要你开口前先归纳,不管想了多少,最后都要求自己以不超过三点讲出来,你的深度思考能力一定会大有提高。
1)写下来,可以清空大脑
我们的大脑虽然很发达,但同时能在大脑里思考的内容却不多。
可靠的脑科学研究证明,我们能同时在大脑里考虑的要素,不超过4个。
不信的话,你这会可以心算下28x47,是不是没法算出来结果?
因为要计算出这个结果,你得临时保存好四个数,再给它们错位相加,这就超过大脑能同时计算的能力了。
因此,将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大脑里的这部分空间就腾出来了,你就可以继续考虑更多的要素,也就能思考得更全面。
2)写下来,会促进二次思考
写下来的过程,你会对原来的想法做二次思考,自然就会想到很多原本想不到的地方。
因为,一旦要写下来,你就不会瞎写了,一定会按一定的方式将这些想法放在一起。
只要这么去做了,就能激发你想得更深,以及想出更多的内容。
为了提高这个二次思考的效果,你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记录你的想法。
思维导图放射状的结构、形象的图示以及丰富的色彩,更有助于你想得更多。
比如你制作PPT时,如果你能用思维导图将PPT的框架先画一遍,你就会发现,自己更能将PPT的内容梳理清楚,而且还能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想法产生。
因为大脑有着“最省力原则”的特性,我们在思考时,都偏好惰性思考和浅层思考。
比如,用excel表统计数据时,宁愿逐个逐个数数,也不愿意多费点脑子,去找找有没有什么函数公式,可以节省重复劳动。
更可怕的是,这种惰性思考和浅层思考,往往我们自己意识不到。如果连意识都意识不到,就无从改起了。
那如何才能让自己意识到,并避免这样惰性思考和浅层思考呢?
有个简单的方法:教别人。
教别人,有个很棒的“费曼技巧”,就是用自己的话,通俗地讲清楚一件事,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这样做有两个作用:
1)倒逼自己理解透彻
要给外行人讲清楚一件事是很难的。
要教会别人,就要求你对事物的理解特别透彻,倒逼你去加深理解。
2)利用反馈完善思考
教别人,也是思考获得反馈和检验的过程。
受限于自身的背景知识,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局限性,教别人获取反馈,便是避免这样的局限性的好方法。
跳出聚焦模式,才可能顿悟
我们的大脑有两种重要的思维模式:一种是聚焦模式,另一种是发散模式。
聚焦模式是一种局部思维。它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依靠专注力对外部信息快速处理。
但弊端是,大脑处于聚焦模式时,就会偷懒,偏爱沿用固有经验,视野也更局限,只看到眼前,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而发散模式是一种全局思维,它天生不羁爱自由,主要负责天马行空。
在大脑的发散模式下,我们才能够做更全面、长远的思考,才能够有灵光一现的超级点子产生。
经常给大脑在聚焦和发散模式下做切换,你就既能想得有深度,又能想得有创意。
深度思考能力的提升,肯定离不开刻苦练习。但除了苦苦地死练,我们还是有一些事半功倍的好方法的。
比如,我今天给你分享的先归纳、写下来、教别人、多切换,都是这样的好方法了。
掌握好了这样的方法,你虽然看似投入更少,但思考能力却会提高得更快、提高得更多。
诗迈祝大家offer不断~回款多多~月月有推荐!
丨内容来源:网络、YouCo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