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应届生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国企事业单位都有比较大的优势,在省考和国考中,一些职位只有应届生可以报考。但你知道吗,企业同样看重应届生。
应届生是高校毕业生,应届毕业生一般指在教学计划年限内完成学业任务按期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主要是和往届生对比的词汇。
● 由同家统招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2年,部分地区为3年)未落实工作单位、档案等的毕业生,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企业更青睐应届生
1 应届生工作有激情,受企业偏爱
应届生刚毕业步入职场,对自己的职场生活满怀憧憬,都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他们思维活跃、工作有激情,这也是企业看重的地方。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相比专业对口,我们更看重的是‘敬业精神’。只要具备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强烈的责任心,能够带着激情去工作,都是我们欢迎的人才。”
2 选择应届生,企业可以降低用人成本
应届生薪资要求比较低,还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无限的工作热情,毫无保留地在职场上拼搏。而公司只需要花费低廉的成本去培养新人,相比较经历社会几年的职场老人来说,应届生的性价比更高。
3 很多公司更喜欢把培训机会给应届生
大多数的应届生刚刚结束在大学四年的历练,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的机会,这恰恰是企业最喜欢的地方,刚毕业的学生是一张白纸,未经打磨就代表着无限可能。在企业看来是潜力很高的新人,更多的培训机会也会分给应届生。
4 大厂招聘更偏向应届生
大厂更注重补充新鲜血液和对新人的培养。所以每年各大厂春招秋招时会更偏向应届生,甚至只会针对应届生。
这两年求职市场趋近饱和,据教育部预测,2022年毕业生将超过1000万人,很多坑人公司就抓住了应届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设置好陷阱,等待职场萌新们掉坑。
每年一到招聘季应届生被骗的新闻五花八门,缺少社会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踩坑无数,工资低还被骗、入职说是965实际加班加到心累、试用期最后一天被辞退、入职被要求去另一个城市等等,这已经算是轻微的,还有被注册成企业法人的、误入传销的,人财两空,坑人公司的骗术可谓层出不穷。
小编准备了一份应届生求职避坑指南
认真记笔记啦!
应届生求职警惕这些情况
01
向求职者收取培训费、车旅费、押金
正规企业的招聘不会收钱!
这些不正当的诈骗公司打着招人的名义,在面试过程中或者入职时要求新人缴纳入职押金、保证金、服装费用、培训费用、背调费用等,且拿出协议保证离职就还款或者再三保证流程规范,新人不懂就会以为这是入职必经流程。到最后交钱容易退钱难!
02
工资超出市场平均水平
一些公司招聘信息写着月入5万,而你的同学拿到的offer都不超过1万,这不是你比较幸运,而是同学你受骗啦!等你签完合同,公司会要求你去异地上岗,工资也会比之前谈好的低十倍不止。
高薪往往是诈骗团伙最得力的借口!没了解清楚招聘的公司,千万别轻易跟着去,招聘中介更要小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03
入职后打诈骗电话
这种最可怕,各位新人一定要特别注意,你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他们的犯罪同伙,搞不好还会背负法律责任!说不定同事变同伙,工作会越来越有判头!
这种企业多数以高提成招募操盘手或者保险、金融类求职者为借口,实际上等你来了就会逼迫你不断给客户打电话,骗他们交钱或拉他们入伙,是名副其实的电信诈骗,最后公司落网,员工也会变成共犯。所以,一旦遇上,自己脱身最要紧。
04
外地亲戚朋友热情邀请
不要以为传销离我们很遥远!
九月初就有新闻报道一名98年的小伙误入传销,当街抱着交警求助。
所以,遇见远在外地工作的亲戚朋友介绍工作时,应该及时和家人商议后再做决定。传销组织会尽各种手段发展下线,专坑亲戚朋友,大学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蒙骗。
入职前做好核查
正规公司都是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相关资质的,面试前入职前可以先去网上查询查询该公司是否正规。
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官网中可以查询到企业公司的相关信息,包括营业执照信息、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都会被记录在内。
也可以在“企查查”“天眼查”“看准”等软件中,输入企业全名查询到企业的工商信息、行政处罚情况等等。
入职也不能放松警惕
走到入职这一步仍然不能放松警惕,稍不注意就会给自己埋下隐患。
签订劳动合同需谨慎
正式入职当天一般就会签订劳动合同,一定务必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合同中的试用期、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公司办公地址、薪资福利等内容与面试沟通时保持一致,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询问HR并及时更改有误信息。
注意:劳动合同一式两份,个人和用人单位各一份,并且盖公章的劳动合同才具备法律效益。
试用期规定要牢记
每年都有应届生因为试用期踩雷,试用期工资50%、试用期长达一年这些合同内容都违背了劳动法。一些企业欺负应届生对劳动法掌握不够,随意压榨。
《劳动合同法》规定对试用期有下列规定:
①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②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③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④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⑤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延伸阅读: